更新时间:2025-09-05点击:7
詹玉峰,宁夏中宁县詹氏庙人,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大家、文化名人。现任共和国伟人将帅 文学艺术巨匠泰斗研究会副会长,炎黄书画院副院长、宁夏晨之书画院院长等职。詹玉峰幼 年时,酷爱书法,先学描红和书写大楷。入伍后勤学苦练兰亭序、十七帖、魏碑、汉碑、书 谱等经典书法艺术,领悟历代书法大家王羲之、王献之、怀素、米芾、王铎,孙过庭、黄庭 坚、于右任等书道,得各家神理,继古创新,笔走龙蛇,富于个性,自成一家。据了解,晓音在编著四卷大型图书《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丰功伟绩诗书画印集》 的过程中,先后在全国挑选著名书法大家詹玉峰书写《伟人毛泽东诗传》,《伟人邓小平诗传》, 《伟人周恩来诗传》,《伟人习仲勋诗传》时,作诗赞道:“学书坎坷四十年,雄心壮志冲云 天。博采众长自成体,想象丰富战万难。意境万千刚若剑,豪放流畅如游仙。行草浑然神韵 美,继承创新展飞天。玉峰书写完《伟人毛泽东诗传》、《伟人邓小平诗传》、《伟人周恩来诗 传》、《伟人习仲勋诗传》,打开观读,四幅长卷,每幅十八张,共计七十二张。”
玉峰翰墨赋
乙巳仲秋客于京华观詹公书迹有感
夫书道之兴,肇自龟文鸟迹;仓颉造字,乃通天地之幽。逮至汉魏,钟张擅场;晋唐以还,羲献称圣。然笔精墨妙,非止摹形追影;气韵风神,贵在骨秀格清。今观詹公玉峰之翰墨,如睹岱岳云涛,初则浑茫无际,细察则万壑争流,刚柔并济,诚当世之逸品也。
一、师古融今 承圣哲遗风
詹公幼习丹青,戎马不辍。描红筑基,楷法森严如列阵;弱冠从军,兰亭夜写若参禅。溯魏晋之萧散,摹右军之遒媚;追盛唐之雄浑,得张旭之颠狂。尤以怀素草法为圭臬,瘦劲通神,空灵见性。观其《伟人诗传》长卷,七十二纸连绵若江河奔涌,笔阵纵横似千军叩关,非深谙十七帖之三昧者莫能为。昔晓音先生叹曰:“学书坎坷四十年,雄心冲霄汉。行草浑然神韵美,继承创新展飞天!”此诚知音之论也。
二、笔法精微 穷锋杪之变
其运笔也,中锋取质,侧锋取妍。瘦处似寒藤挂壁,柔韧含筋;肥处若幽谷坠石,浑厚蓄势。勾挑之际,顿如山岳凝定,趯若惊鸿乍起,摇曳生姿,机趣天成。墨法则浓淡相生:焦墨作霹雳崩云,枯笔成渴骥奔泉。尝见其草书条幅,飞白处留星汉之遐想,涨墨处涌沧海之洪波,虚实相映,尽显书道阴阳化育之妙。
三、章法奇绝 纳万象于毫端
章法之要,首重气脉。詹公作丈二狂草,字间疏可走马,密不透风。行气如骤雨旋风,首尾衔连若神龙隐雾。昔白蕉先生云:“书之妙道,神采为上。”观《伟人小平诗传》,行间茂密如百川汇海,忽纵笔宕开,若孤峰穿云,通篇团聚而奇正相生,深契右军《兰亭》俯仰揖让之旨。至若斗笔巨轴,虽少雄浑之憾,然纤毫精谨处尤见功力,譬若将军布阵,旌旗猎猎而鼓角暗藏。
四、草魂禅意 寄心性于游丝
最称绝者,乃其草书蕴禅机。点画狼藉间,恍见青灯古佛;盘纡缭绕处,似闻梵呗清音。昔张旭观公孙舞剑而得其神,今詹公参佛法而化其迹。观其手卷《般若心经》,笔势圆转如法轮常转,墨迹氤氲似檀烟萦空。瘦金之骨佐以涨墨之韵,刚毅含慈悲,迅疾见从容,非胸有菩提者焉能为此?昔人评怀素“醉来信手两三行,醒后却书书不得”,詹公则禅定凝心,笔随心运,此境界又开新境矣。
五、微瑕辨疵 期鲲鹏再举
然艺途无止,犹有精进处:斗笔挥洒时,偶见气雄而韵短;章法创新处,尚缺惊世骇俗之变。昔王觉斯以涨墨破局,徐青藤以狂怪摄魂,今詹公集古法之大成,若更参八大山人之简淡、傅青主之支离,熔铸己身,则必能超迈前贤,开宗立派。昔人云:“学书未有不学古而能成家者,亦未有效古而不变者。”诚哉斯言
综览詹公翰墨生涯:四十载临池,铸铁砚于行伍;万千番悟道,沐清风于林泉。其书也,得晋人飘逸若谢公屐登云,具唐人法度如吴带当风舞,蕴宋人意趣似米颠拜石,终成刚健含婀娜之玉峰体。昔孙过庭《书谱》曰:“情动形言,取会风骚之意;阳舒阴惨,本乎天地之心。”詹公以禅心写草圣,以剑魄铸笔魂,岂非时代之大匠乎?吾辈拭目以待其化古为新,更上层楼!
文末缀曰:
右文凡千五百言,稽考书史,参酌真迹,比之古人评张旭“豪荡感激”、赞怀素“瘦硬通神”,今述詹公“禅剑合一”之风,实秉笔直书,未敢虚饰。然艺海无涯,管窥之见,祈方家斧正。